【中風研究】房顫病人中風後隨意更換新薄血藥 復發風險恐增6倍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07/21 19:54

分享:

分享: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若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期間出現中風,及後隨意轉換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療方案,特別是轉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會令中風復發風險增加。

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5倍,中大一項研究發現,房顫病人若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新薄血藥)期間出現中風,之後如果隨意轉藥,特別是轉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會令中風復發風險增加,年半內再中風的機會可能增加超過6倍。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正病的一種,病人會因心跳不規則而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部分血液或積聚在心臟內形成血塊,當血塊游走至腦部便有機會造成腦血管阻塞,引發心源性中風。房顫病人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5倍。全港近3成缺血性中風個案是由房顫引起,其嚴重程度及死亡率是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中最高。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領導的研究團隊,收集45,946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2015年至2020年期間在公立醫院利用新薄血藥進行治療的數據,分析房顫患者服用新型抗凝血藥後出現中風和及後再復發的疾病軌迹。結果顯示,2,337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服用新薄血藥期間仍然出現缺血性中風,當中的13.4%在16.5個月跟進中位數內中風復發。

團隊進一步比較這些患者在出現第一次中風後,維持服用相同薄血藥、或改為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患者在經歷第一次中風後,如選擇更換至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其復發風險將高達96%;如更換另一類別的新薄血藥,復發機率則為62%。

葉耀明強調,是次研究進一步了解患者接受抗凝血治療後,仍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因素和精確病因,更重要的是有助了解更換藥物類別未必能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效果。

點擊圖片放大
+2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